您好,欢迎访问德邦大为官方网站!
400-080-5107
中文
返回列表

【德邦大为集牧模式(MIG)】:集约式牧养技术入门指南

时间:2021-05-25
分享:
  

  为什么采取集牧模式?


在国外,农场采用集牧模式的原因有很多。一般比较常见的原因如下:

1. 最大限度的发挥牧草的生长潜力

2. 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

3. 更方便对牛羊的管理

4. 延长放牧的时间

5. 更好的利用牧草的质量

6. 更少的机械设备投入

7. 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

  牧草如何生长?

更好的理解集牧模式中牧草如何生长?了解牧草的能量供给是关键。由于食草动物自身对牧草选择性(挑食性),结合不同牧草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,相比于收获型牧草,放牧型牧草生长有很大不同。

众所周知,大多数牧草生长按周期区划分,生长形式如图1所示。生长季的前期生长较快,生长季的后期生长较慢。如何平衡牲畜对草的需求以及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关系,对于管理者来说,是一项“技术和艺术”兼需的工作。集牧管理极大的促进了牧草放牧后的快速恢复;制定恰到好的放牧时间,以防牧草过度成熟,最大限度平衡牧草的营养。通过调节放牧及休牧的时间周期,还可收获放牧后的牧草作为干草。

 

图1

为保持牧草的根系生长,促进生长活力,放牧/休牧/恢复的方法极为重要。

  牲畜的牧饲习惯

食草动物对牧草有选择性,凭借它们独特的味觉,针对性的选择它们最爱吃的草。如果不作放牧控制,动物们永远选择那些新生长的嫩草,不管的话,将会对这些牧草形成过度放牧。

通过规划牲畜放牧的时间及牧草再生长的时间,根据牲畜的进食能力,按照草的生长高度,来优化牧养的方案。

以牛为例,草高10~20厘米被认为是牧草最佳的牧饲高度,牧草在这一阶段具有最好的适口性。牧草高度大于20厘米,通常被认为太高了,对动物来讲,难于下咽。牧草高度小于8厘米时,也同样没有好的适口性。

  饲草需求

母牛/犊牛的对养放牧模式,相比于喂养和舍饲而言,需要的饲草质量和数量不同。集约牧养模式,能更好的利用低质量的牧草。而喂养和舍饲对饲草质量要求较高。

饲草干物质的每日消耗量,一般根据动物体量的百分比来决定。牛的消耗量,通常范围为体重的2.5~4%。载畜量的确定也以此为据。

例如,一对牛的体重为1500斤,日耗牧草的干物质按4%计算,是60斤。一个放养季按180天计算,所需的干物质量为5.4吨。如果每亩地产牧草干物质一季为1吨,则需要5.4亩地来牧饲一对母/犊牛。

绵羊的情况与此类似,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率较低,通常需要多消耗15~25%的牧草。山羊因进食不同的牧草品种而加入混合牧饲系统,这样牧草的利用率更高,包括杂草和小灌木。

载畜量的确定应采用保守的原则。通过不断的监测牧草情况,以避免牧草供给不够。量测和估算可用牧草是一项技术活,需要特定的工具,以便能最好的估算产量。

规划进程


1. 牧草规划

土地规划分区,需要准备一份农场土地的地图或草图,以便功能区划分。

图上应标记出土地的现状况和区域位置:

· 已有土地情况, (作物和饲草位置)

· 灌木, 河流, 水渠, 山坡, 道路等位置

· 已有围栏位置

· 新旧水源位置

对于地形情况,航拍图是最有效的,可以提供每小区块的精确位置。

2. 牧草的质量和数量

辨识每个区块内饲草的质量。包括种植的多年生牧草,未改良的灌木丛,播种一年生牧草,以及可供放牧用的作物残茬及秸杆等。

接下来提前预估区域内潜在的可用干物质提供量及可用时间。并将此计算成每亩地牧饲单个牲畜的天数,或每亩地牧饲单个牲畜的月数,国外通常以A.U.M.表示。这种计数的标准是以活重1000斤为基准计算。

假定1个牲畜单元每天消耗26斤干物质,若1个区域标定为5 AUM,则表示这个区域牧养1个单位牲畜5个月。可提供干物质量为1.95吨。

3. 确定多少个牧养分区

在集牧系统中,没有所谓的最理想分区数。具体数量取决于放牧天数,休牧天数及牧草恢复时间。分区越多,越有利于牧养管理,增加放牧密度,减少牧养牲畜的挑食机会。

一般一个集群的分区数=休牧天数/放牧天数+1

利用上述公式,如果放牧后牧草需要30天时间再生长,一个分区牧饲5天,则需要7个分区。不考虑子分区在内。

每个周期内放牧的天数,根据分区内饲草的质量而不同。例如,人工草场可适当增加放牧天数,灌木和天然草则相应减少。

休牧在集牧管理中特别关键。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作物再生长恢复。管理人员必须提前临视下一个分区,一般考虑20~40天的恢复期。

在快速生长期内,牧草再生长恢复需要不到20天时间。在慢速生长期内,再生长恢复则需要40天以上。人工牧草恢复比天然牧草要快得多。

4. 牧饲密度

牧饲密度是指在放牧期间,在一个分区内单位面积上的放养牲畜的头数。例如1头/亩,或15头/公顷。

大小不同的分区,将影响牧饲密度。管理者一般喜欢3头/亩或更多,这样更有利于管理。

增加牧饲密度,牧草进食使用更均匀,减少牲畜对牧草的挑食性。

分区中的移动子分区大小由牧饲密度决定。

5. 变化的牧饲密度

根据牧草全季的生长曲线和放牧季不断增加牲畜的需求。移动子分区的大小将不断改变,这是一种常用的做法,目的是维持牧草的高质量和好的生长状态。

围栏系统,特别是临时性的电子围栏,常常用于隔离移动的子分区,也常用于隔离备用饲草区域,以供给饲喂时的补充饲草。

  分区布置

集牧分区可以是任何大小和形状。一般围栏布置尽可能沿等高线方向布置。天然牧草分区应和种植牧草区隔离。同时考虑开发一些用于雨季或其他时候的隔离区域。

 2

对于饲喂牛来说,分区尽可能的规划成方形,有利于牧饲的均匀度和粪尿的均匀分洒。图2所示。这样也有利于收割剩余牧草或青贮。窄长形的分区将导致水源近处过度放牧和粪尿集中。分区远端放牧不足的情况。如果是放马的布置中,窄长形的比较合适,因为马需要运动锻炼。图3所示。

图3

为了减少或控制牲畜的挑食性,根据牧草的质量尽可能的安排分区,合理布置。例如图4所示。

图 4

  牧道及分区门


一个合理的放牧草场规划,要求在各个分区间快速并且容易移动牲畜。所有的牛群应该训练跟随“头牛”,或通过牛铃铛指引。

牧道将分区连在一起,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,最好是保持少于15%的粪尿量洒放在牧道上。牧道至少应设置为6米宽,围栏应至少2到3根铁丝。尽可能的避免拐弯处的尖角布置。

牧道不要规划用于移动牧草收获的设备。应考虑设置通过跨越围栏的装置通过分区,这个比较符合实际。

牧道应排水良好,并且表面结实。尽可能减少牲畜烂蹄的问题。当接近软湿区域时,可以考虑用卡车辅助运输。

分区的大门应放置在朝向水源的方向,或者是朝道路的方向,并且放置在分区的角上。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布置大门的位置,这会在赶畜时节省很多时间。

  水源位置


牲畜可能会走超过2公里远去寻找水源,这时牲畜会成为一个群体去到水源处,群体也会在这一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,这将导致水源附近粪尿堆积,牧草放牧过度。然而,如果水源在300米距离内时,牲畜会单独的去到水源处,不会聚集成群。小水源便于应用,粪和尿都洒在草场上,而不会在牧道和水源周围。

用PVC或PE管输水到合适的位置是最经济的一个选项,甚至可以输水到2公里距离外。

在草场的高处安置一个储水罐,形成一定的压力,通过自流的形式再输送到小水源处。可以采用32毫米的小管,加上自动浮子开关,很容易的将水补充到水槽内。

  管理设施

需要规划管理设施与设备,用于牲畜的管理,特别是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。畜栏有时可用作引导去水源的装置,特别是在开始时,牲畜没有熟悉水源位置。

畜栏应该足够大,需要为容下所有牲畜做装运准备。一般一头牛需要约2.5平方平的位置。这只是容纳面积,还需要额外考虑坡道和分栏设备等空间。

这几个方面只是开始发展集牧模式的入门指南,具体的需求,还要在实践中探索,校正,最后达到生产要求!




24小时客服热线:400-080-5107

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农机服务!


上一条:不浪费每一粒粮食
下一条:【用户心声】德邦大为2021年免耕播种机用户反馈